近段時間,隨著汽車市場的恢復,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也進入生產旺季。記者在安徽走訪時發現,有企業 24 小時全線生產,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
24 小時生產 有企業訂單排到明年
在安徽蕪湖一個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十幾條生產線正在運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主要為汽車生產儀表和顯示屏,可以同時為不同的車企進行定制化生產。

從今年 6 月份開始,他們的訂單出現爆發式增長。現在,他們已經對生產線進行了 24 小時的排班,每 60 秒到 90 秒就可以下線一套產品。

安徽蕪湖某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海龍:今年的鎖定訂單全部下完了,明年的也下了,不可撤銷。
在蕪湖一家生產汽車制動系統企業的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 3 條生產線控制動系統核心部件的設備正在加緊生產。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這家企業決定,明年將增加一倍以上的生產線數量。
新能源車零部件需求大增 部分企業增資擴產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大,相關汽車零部件已成為新的增長熱點,很多企業都開始著手增加投入,提前布局以滿足未來的需求。

張鋒是蕪湖一家生產車用冷卻水泵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包括汽車發動機冷卻機械主水泵、新能源汽車電子冷卻水泵等。
張鋒說,相比于燃油車只需要一個發動機冷卻機械主水泵,一輛新能源汽車往往需要 2 到 5 個電子水泵。

隨著新能源車銷量的不斷增長,他們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排單已經排到了明年年底。雖然現有的 7 條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轉,但仍然滿足不了越來越多的訂單需求。因此,這家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現有廠房的擴產建設,陸續將有 13 條自動化產線投產。

此外,因為看好市場的發展,在安徽蕪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材料的投資也在加快落地。一項一期工程投資 29 億元,年產 5 萬噸磷酸鐵鋰的新能源材料項目已接近收尾工作,預計 9 月底進行投產。
新能源車零部件更新迭代需求巨大
目前汽車智能化的速度加快,這也要求國內汽車零部件更新迭代的速度要更快,軟硬件都要跟上,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汽車軟件主要包括對硬件進行控制的軟件以及智能和網聯類的軟件等。只有利用全新的汽車軟件,打造智能零部件,才能為車主創造豐富的可感知價值和更好的駕駛體驗。

數據顯示,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銷售收入規模由 2015 年的 3.2 萬億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4.9 萬億元,復合增長率達 7.35%。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汽車軟硬件的不斷升級,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有望迎來爆發期。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f54de9e780bf92c0022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