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產劇有拍續集必糊的定律。
再好的劇作再好的演員,從爆款到狗尾續貂,只需要一部續集,如果不行,那就是兩部——
《歡樂頌 3》

作為大 IP 的都市劇,第一部中刻畫的人物三觀、職場生活等就面臨過許多的爭議。
而到第二部,很明顯編輯想使勁兒往回摟:
在大結局中,安迪從不食人間煙火的商界精英變成了接地氣的戀愛女人;小美美眉從事事靠別人變得自強自立;
曲筱綃一如既往地愛恨分明毒舌又義氣;小蚯蚓依然勇敢傻愛在所不惜;關關則打破陳規勇敢遵從自己的心。

雖然并沒有挽回多少口碑,但收視率總體抗打。
可是沒想到吧,時隔數年,這個大 IP 居然還沒有完,直接來了個毫不相干的《歡樂頌 3》。

新劇中之前 22 樓的五美陣容全換,變成了由江疏影、楊采鈺、張佳寧、張慧雯、李浩菲五人組成的 22 樓新姐妹團:
2203 的住戶,葉蓁蓁(江疏影飾演)是位海歸精英,在體制內做著生命科學研究員,還是一個把 " 日行一善 " 掛在嘴邊并每日餞行的白富美。

這位準科學家仗義直爽,有錢多金,關鍵還是單身。
住在她隔壁 2202 的,是三個合租的年輕女孩子。
朱喆(張佳寧)是一名職專畢業的酒店客服經理,從底層摸爬滾打一路至今的經歷讓她變得堅韌干練,而作為大姐姐的她對待室友也十分細心和貼心;

何憫鴻(張慧雯飾演)是一位自媒體文學編輯,經歷單純喜歡講大道理,強調規則和公平;

還有一位家庭比較復雜的工科女余初暉(李浩菲飾演),雖然有份鐵飯碗的助理工程師工作,但是領導的欺壓讓她苦不堪言,而糟糕的原生家庭也讓她始終深陷泥沼。

此外,22 樓還有一位神秘女人方芷衡(楊采鈺飾演),這位金融公司的資深 HR 第一次出現就如同俠女從天而降,擒住了一個臭流氓。

乍一看,這樣身份懸殊的五個人想要生活在一起譜寫故事,確實很難。
可能編劇自己也意識到了,于是干脆生硬地創造一場 " 串門 " 的戲,按頭讓大家相遇。

某天,葉蓁蓁在回家時無意間聽到了隔壁的三個鄰居正在討論 " 酒精和 84 消毒液能不能共用 " 的話題,那作為專家又喜歡日行一善的她自然是閑不住了。

這個社交大功臣,在三姐妹搬進歡樂頌的第一天就成功打入 2202 內部,
不僅幫她們一起換燈泡,還請大家一起吃飯。
隨后在吃飯途中,她們又遇到了一個變態猥瑣男偷拍何憫鴻的裙底,于是五美就此合體,用一頓胖揍達成了姐妹間的友誼。

女性間的惺惺相惜是種天然連結,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但原始的幫助與愛護不需要多余的理由。
方芷衡雖然有著高嶺之花的人設,但卻會在余初暉被男性凝視時挺身而出;
朱喆與原生家庭作出了分割,所以也會用自己的血淚經驗開導余初暉;
而當朱喆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葉蓁蓁、何憫鴻也會出謀劃策幫助她解決麻煩。

當然,不同階層不同生活處境的人想要融合在一起,便免不了價值觀的碰撞。
就比如何憫鴻和余初暉這兩個小妹妹,因為性格迥異所以相互不對付,還時常吵架拌嘴。

剛入住 2202 不久,余初暉就發現何憫鴻這個線下慢半拍的人卻會在線上朋友圈內涵舍友。
何憫鴻因為職業習慣將舍友分別形容成了愛玩的交際花和上了年紀的老黃瓜,雖心無惡意,但用詞傷人。

于是這種陰陽怪氣的行為也直接點燃了余初暉這個小鋼炮。
電視劇在播出后,整體風評一般,很多觀眾對劇情的套路模式化和演員的演技都頗有微詞。
(果然沒有孔笙的正午就像一盤散沙,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

現在國產劇的女主角有兩個標準配置:
一是搞事業。傻白甜過氣,大女主當紅,溫柔賢淑別說收服不了男主角,觀眾都不同意你做女主。
二是有需要被教導被幫助的閨蜜,以彰顯女主之仁義、清醒、強大,并供女主輸出價值觀,同時實現 girls help girls。

很明顯,《歡樂頌 3》走的就是這么一條路線。
在目前放出的幾集里,從偷拍男到性騷擾敲詐男再到惡心的人渣老爹,
編劇通過把各種社會新聞里呈現的負面男性形象大雜燴一并端上,用幾場惡斗拔高了幾位女主演的獨立新女性人設。
是挺好的,但就感覺為了引爆話題點全員惡人有點過于臉譜化。

其實拋開觀眾對于演員演技和劇情的吐槽,這部劇失敗的很大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的窮人。
在第一部中,同樣是三姑娘合租,樊勝美幾乎沒有自己的房間,只能在客廳中支一張床再拉上簾子做隔斷創造私有空間,
而邱瑩瑩和關關雖說都有單獨的房間,但那房間的面積,也只夠塞得下一張床。

而在第三部里三位女孩合租的房子就差沒有把豪華兩個字打在公屏上,
自帶陽臺,房間里練瑜伽,不知道現實中有幾個初入職場的滬漂女孩能夠做到?

其實在小妹看下來,編劇很努力塑造都市生活和女性友誼,但是背后暗藏的還是階級。
富二代女和普女的對比,但是又一起交朋友,幫忙解決問題。

女性群像劇要討論愛情,那么男性只好變得臉譜化,因為男的是要被用來講道理的,要讓人拋棄愛情的夢幻。
但是沒有夢幻現在的觀眾誰要看呢?又不是鑒賞家看劇圖一樂,于是就得制造物質的夢幻。

直白地說,《歡樂頌 3》是失敗的,原班人馬大換血不說,劇情懸浮不接地氣,又尬又無聊。
如果不是掛羊頭賣狗肉,估計熱度會更低。

讓人有種觀看《小時代》的錯覺,都市劇拍出了懸疑劇的味道。
我們強調文化自信也有幾年了,但國產劇什么時候能有讓人自信的底氣呢?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3256a8e9f093fe7072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