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研究所

全網都在盼的神作,再也硬不起來了

還記得2018年橫空出世的《魔女》嗎?激烈的槍戰、飛濺的墻體。真正定義了什么叫做極致又純粹的暴力美學

冷凍人體,會讓人實現永生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觀察未來科技人體復活技術是個非常未來的概念,當然,目前為止,人體復活也只存在于

冰凍肝臟,梵高的隱形畫作,學走路的機器人|7月科技圖片,你最喜歡哪張?

原文作者:EmmaStoye《自然》影像團隊精選,7月震撼圖像一覽。天空之眼來源:RickyVigi

量子計算的突破:世界上最快的2-Qubit雙量子位門成功實現

日本國立自然科學研究院分子科學研究所(IMS)的科學家使用光鑷來捕獲兩個冷卻到幾乎絕對零且僅相隔一微

魚群風暴,為何它們從不掉隊?

眾所周知,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但這種與同物種其他個體合作來達到目標的傾向性并不獨屬于人類。實際上,這種

無需精子卵子子宮體外培育胚胎,Cell論文作者這番話讓網友們炸了

“我們沒有用到精子、卵子和子宮,僅用干細胞就培育出了合成小鼠的胚胎模型。”一篇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

蛋白質宇宙來了!AlphaFold把幾乎所有已知蛋白質的結構預測完了

原文作者:EwenCallawayDeepMind的AI工具AlphaFold確定了約2億個蛋白質的

腦死亡后還能再看見?

圖片來源:Pixabay撰文|塔尼婭·劉易斯(TanyaLewis)翻譯|巢栩嘉在生物學上,腦死亡一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描繪出車輪星系的驚人細節

美國宇航局及其合作伙伴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上分享了更多來自該天文臺的壯觀圖像。這一次,他們對哈勃

“沉默是金”——人腦中特殊的中間神經元

分析人類的大腦是神經科學的核心目標。然而,由于方法上的限制,神經科學研究主要集中于模式生物身上,尤其

最新宣布!幾乎所有已知蛋白質結構,它已預測→

英國“深層思維”公司日前宣布,該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折疊”已預測出約100萬個物種的超過2

狗狗搖尾方向有特殊含義?最新研究顯示對人越熟悉越偏右!

動物行為是大腦功能的展示。傳統的動物行為分析主要基于影像采集和運動特征的人工分析,因而分析的精度低,

我們生命體驗的核心,可能由一種大腦分子控制

一些東西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回憶,還有一些記憶可能很糟糕,這其實是我們生命體驗的核心。或許令人難以置信

重大突破!AI破解幾乎所有蛋白質結構,兩億個全新數據將帶來什么

來源:DeepMind一個“蛋白質宇宙”誕生了。2021年7月剛推出之際,AlphaFold數據庫擁

超級珍貴!南京博物院推出“蘇天賜百年誕辰紀念展”

現代快報訊中國美術館藏的《黑衣女像》《槐花》,南京博物院藏的《江上長虹》《水鄉》《渡江》,江蘇省美術

吃了“γ-氨基丁酸軟糖”就能睡好覺?專家:沒試驗依據

現代快報訊(記者季雨江楠)你是“睡眠特困生”嗎?近年來,入睡難成了許多人難言的痛處。各種助眠產品由此

“自熱米飯”放大10000倍!這幕著實沒想到……

來源|錢江晚報天熱的時候,很多人懶得燒飯。跟最近的氣溫一樣,方便食品、預制菜消費熱度節節攀升。今年,

中國淡水魚之王的謝幕——長江白鱘滅絕

2022年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次名錄上,被譽為“中國

卷出新高度:韋布空間望遠鏡發現破紀錄的古老星系

最近,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一個紅移高達13的星系,當時的宇宙年齡約為3.3億年。此前,保持紀錄的是紅移約

白鱘最后一次出現在長江下游,是在20年前的南京

現代快報訊(記者盧河燕)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

小心!夜幕降臨后有“高溫刺客”出沒

當夜幕降臨,人們結束一天的工作,只想讓舒服的晚風吹散一身疲憊。殊不知,城市里的“殺手”,正在悄無聲息

還記得你曾在《動森》里抓到的鱘魚嗎?它的親戚今天被宣布滅絕了……

就在今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

從氣味上來說,人的確會“臭味相投”

同性之間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對方可以通過嗅出相似的體味來促進友誼的建立。“社交化學”中存在著真實的化

它們把卵吞入胃部孵化,幼蛙孵化后再吐出來

躺平青年、佛系青年、emo青年如今都非常流行,雖然聽起來這些詞有點消極,但卻代表了年輕一代的處事哲學

藏在所有共振器核心的美妙數學

共振頻率譜從手機里的天線到引力波探測器,從小提琴到行星,每一個物體,都有自己的共振。共振器普遍存在于

擁抱海洋,心系國防!現代快報小記者現場“造”航母

現代快報訊7月16日下午,南京科普報告進校園“擁抱海洋心系海防”中國航海日主題活動在南京科技館舉行。

3天內,84人死亡!這個國家遭熱浪席卷!全境高溫風險預警!

當地時間7月15日,西班牙全境的高溫天氣仍在持續,包括首都馬德里在內的多地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以上